文/鄭羽琪
材料是一切的基礎,舉凡混凝土、木材、竹材、玻璃、鋼構,各種材料組成建築的骨架和皮膚,再觸碰到人們的日常生活,甚至影響生活品質。要打造友善使用者與環境的綠建築已非陌生談想,但如何更善用綠建築材料及工法,讓材料適地適用,永遠都有新的發揮空間。本篇文章將透過建築師經驗及應用實例,帶你體會綠建築材料的選擇心法,及鑽泥板的節能與環保旅程。
▲鑽泥板案例:新竹風Live House(原風城願景館),由潘天壹建築師事務所改修設計。
以「竹構魔法」聞名,建築師甘銘源的綠建築材料心法
夫妻同為建築師的甘銘源、李綠枝,如今是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,鋼構結合木、竹構是最大的特色,作品多半位於擁抱山海的宜花東。本就熱愛登山、親近自然的夫妻倆,輕盈、在地、自然似是選材時最常判斷的條件。
1997後的六年間規劃花蓮西寶國小時,為了減少在這片清淨山林的施工負擔,有了選用比混凝土更輕盈材質的想法,也成為甘銘源使用鋼木構的起點之一,讓西寶國小建築物更加與地形地貌相互融合。
「日後我們持續致力為建築減重,能少蓋就不要多蓋,能用輕構造就不要用重構造,乃至於使用在地的竹材,後來才知道這是綠建築的CO2減量。」甘銘源在一次專訪中侃侃而談,開始使用綠建築材料並非從艱深學理出發,而是單純為環境著想的心情,後來也漸漸發展出重視人文風土、在地文化的思維。
甘銘源建築師的作品中,也常見鑽泥板的身影,天然木質的外觀與木構彼此有著同質異貌的搭配效果。台東池上車站以木構表現穀倉意象,拉長的站房設置廊坡道連接月台與站前廣場,抬頭一看天花板正是兼具隔熱與吸音功能的鑽泥板。
▲台東池上車站天花板以鑽泥板來隔絕熱能、吸收廊道內旅客的迴音,讓空間更舒適,由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。
重視自然教育、生命教育的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,甘銘源將校方的教育理念融入設計,活動中心多角的建築形狀象徵孕育、保護學童,有著孩子們手牽手的意象,木構、木板材及木地板加上鑽泥板天花板,烘托出親近森林的舒適感。
同樣參與慈心華德福學校的校舍規劃,還有宜蘭「光+影建築師事務所」張弘樺建築師,他透露在瑞士建築師Walter Känel的經驗傳承下,提出各種孩子學習空間的模式,不同室形如同大自然有曲線、弧線、拱形,認為「有曲線的表面,孩子的眼睛、觸覺、感官就會活躍起來」。建築物上下錯層及退縮形成的迴廊,天花板採鑽泥板幫助隔熱、吸音,也讓學童能近距離接觸在地自然材,打造舒適校園也發揮最好的教育。
➤ 推薦閱讀:綠建築案例分享:精選全台4大永續建材,鑽泥板的節能設計
▲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強調自然與生命教育,校園多半以親近自然為訴求。上圖案例為張弘樺建築師設計,使用鑽泥板幫助建築物隔熱節能。
鑽泥板的環保節能之旅
鑽泥板是耐用又具備高機能的綠建材,在多項綠建築、公共工程案例中受到青睞,像職場上的複合型人才,一個人同時具備多項專業,能夠應變不同類型的工作且不影響周遭。鑽泥板的專業表現在隔熱節能、吸音降噪,尤其台灣高溫夏季越來越長,做好隔熱提升舒適度、減少空調的使用,能大幅節省能源和用電成本,是綠建築設計中極須被考慮的一環。
鑽泥板的熱傳導係數為0.065~0.1以下,比普通混凝土1.4更不易導熱,施作鑽泥板牆體系統可以將熱傳透率從RC的4.0~3.78降至1.5~1.22,讓戶外熱能不容易傳入室內。
➤ 推薦閱讀:屋頂內外牆隔熱材料鑽泥板,多用途一次看
從戶外到室內,舉凡牆面、天花板甚至灌漿模板,鑽泥板皆能施作,應用案例更包含多種類型的空間。原料中的水泥成分讓木質無機化,大大提升板材耐用度,也不怕木材最常遇到的蟲蛀、腐化等問題,且達耐燃二級標準,汰換率低也就減少工程資源消耗和碳足跡的產生。
▲台中戶外圓滿劇場使用鑽泥板作為外牆隔熱材,由楊瑞禎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。
後疫情時代:綠建築材料未來趨勢
一場Covid-19疫情,頓時使長距離的移動受到限制,人們與建築空間及身處的城市、土地,有了更深刻的連結,帶來的省思不只是健康安全,似乎還包含回過頭來珍視所在的建築空間、生態環境,彷彿在大變動的時代裡提早修築生存方舟。
因此副總統賴清德、建築師張清華今(2021)年都提出了建立韌性城市、韌性建築的重要,令建築及城市更友善環境、永續發展、顧及人的身心健康,不僅提升平均生活品質,最重要的是即使遇到各種衝擊也能持續正常運作。另外,隨著近年海外運輸難度提升,「就地取材」的重要不再只是紙上談兵,綠建築材料如何有效運用在地資源,減少長途、跨境運輸帶來的成本和碳足跡,亦是必須好好思考的課題。
打造綠建築固然不是新事,卻是必須不斷共同努力與進步的重要選擇,而作為一個在地生產、多重機能、安全健康的綠建材,相信鑽泥板是綠建築設計的一大助力。
推薦閱讀:
.4個綠建築案例精選:「取之自然、用於自然」永續建材鑽泥板的節能設計
.鑽泥板進駐永續材質圖書館!全台首座,每年集300材質推綠色設計
.世界地球日51週年主題「修復地球」!看鑽泥板如何與環境美好共生